膠原蛋白可以改善關節不適?葡萄糖胺與膠原蛋白

在日常活動中,你是否有時會感覺關節隱隱作痛,活動起來不如從前那般靈活自如?尤其在上下樓梯、彎腰起身時,關節發出的「嘎吱」聲,仿佛是身體發出的警報。這很可能是關節退化在作祟,而關節退化膠原蛋白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了解膠原蛋白與關節退化的關係,掌握有效的對策,能幫助你維護關節退化膠原蛋白,提升生活質量。

1.不理會關節退化的後果

關節變形

膝關節退化嚴重時,膝關節變形是常見的可怕後果。正常的膝關節承載著人體的重量,並在各種活動中保持穩定的結構。然而,當關節退化發生,尤其是軟骨磨損、滑膜發炎等情況逐漸加重,膝關節的力學平衡被打破。以嚴重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為例,患者的膝關節常呈現出「O 型腿」或「X 型腿」的畸形。這是因為關節內側的軟骨磨損更為嚴重,使得身體重心集中於關節內側,此時關節承受的負荷相較於正常情況變相增加了一倍之多。膝關節畸形會進一步加速關節軟骨的破壞,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下來,不僅影響患者的外觀,更嚴重的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關節活動範圍減少

關節退化會導致關節活動範圍逐漸縮小。想像一下,原本輕鬆自如的行走、上下樓梯等日常活動,變得異常艱難。以髖關節退化為例,早期可能只是在長時間行走或劇烈運動後感到疼痛和活動受限,但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發現抬腿、彎曲等動作越來越困難,甚至連基本的步行都受到影響。上下樓梯時,每邁一步都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步伐變得極其緩慢。有研究表明,嚴重的關節退化患者,其關節活動範圍可能會縮小至正常情況的 30% - 50%。這不僅使患者無法參與一些喜愛的活動,如跑步、跳舞等,更限制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生活的便利性和幸福感。

增加跌倒風險

關節退化引起的疼痛和活動受限,會使患者的平衡能力下降,從而大大增加跌倒的風險。關節疼痛會讓患者在行走時無法正常用力,導致步伐不穩。而且,活動受限使得患者不能迅速做出一些維持平衡的動作。例如,在路面稍有不平或遇到突發障礙物時,正常人可以輕鬆地調整姿勢保持平衡,而關節退化患者可能由於關節的不靈活和疼痛,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從而摔倒。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指出,關節疾病患者跌倒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 2 - 3 倍。跌倒不僅會導致皮外傷,還可能引發骨折等嚴重的併發症,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更為嚴重的打擊,甚至影響患者的壽命。

肌肉萎縮惡性循環

長期不活動或因疼痛而減少活動量,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肌肉是維持關節穩定和正常活動的重要力量,當肌肉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和刺激時,其質量和力量就會逐漸下降。以肩關節退化為例,患者因疼痛而不敢活動肩部,肩部周圍的三角肌、岡上肌等肌肉就會逐漸萎縮。肌肉力量的減少使得關節承受更大的壓力,原本由肌肉和關節共同承擔的負荷,更多地集中到了關節上,進一步加劇了關節的退化。《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關節周圍肌肉萎縮每增加 10%,關節承受的壓力就會增加 15% - 20%。如此一來,就形成了肌肉萎縮與關節退化相互惡化的循環,使病情越發難以控制。

2.韌帶與關節退化膠原蛋白的關係

膠原蛋白主要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中,像肌腱、韌帶、皮膚等部位都有它的身影。肌腱是連接肌肉和骨骼的組織,它如同強韌的繩索,在肌肉收縮時將力量傳遞到骨骼,使身體能夠完成各種運動。韌帶則主要負責連接骨骼與骨骼,維持關節的穩定性,防止關節在活動時脫位或過度活動。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膠原蛋白關節賦予它彈性和韌性,使其能夠抵抗外界的摩擦和拉扯。 在這些組織中,膠原蛋白形成了一個三維的網狀結構,為組織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以肌腱為例,膠原蛋白纖維束相互交織,如同編織的繩子,大大增強了肌腱的強度和韌性。在韌帶中,膠原蛋白同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使得韌帶能夠承受關節活動時產生的各種力量。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生理機能逐漸衰退,關節退化膠原蛋白的合成速率降低。從 25 歲左右開始,人體關節退化膠原蛋白的合成能力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 40 歲,關節退化膠原蛋白的合成速率可能只有年輕時的 50%左右。與此同時,膠原蛋白的流失速度卻在加快。在肌腱和韌帶中,膠原蛋白的流失使得它們的強度和韌性下降,肌腱容易受傷,韌帶也更容易鬆弛或斷裂。關節的穩定性因此受到影響,增加了關節退化的風險。

2-3-1-25

3.關節退化應該冷敷還是熱敷?

慢性關節退化、肌肉疲勞應熱敷

對於慢性關節退化和肌肉疲勞,熱敷是一種有效的緩解方法。熱敷的原理主要是提升患處的溫度,當患處的溫度升高時,皮下血管會擴張。血管擴張後,血液流動速度加快,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被運送到患處,同時代謝廢物也能更快地被帶走。以膝關節慢性退化為例,熱敷可以使膝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為軟骨、韌帶等組織提供更多的營養支持,促進組織的修復。 此外,熱敷還具有止痛的效果。升高的溫度可以刺激神經末梢,使其對疼痛的敏感度降低。而且,熱敷能使肌肉鬆弛,減輕肌肉的緊張度。在肌肉疲勞時,肌肉會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容易產生酸痛感,熱敷可以有效緩解這種緊張,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一般來說,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患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

針對急性症狀應冷敷

冷敷主要適用於急性症狀,也就是患處有紅、腫、痛、熱的徵狀時。比如,在關節突然扭傷或急性發炎的初期,冷敷能起到很好的鎮痛和消腫作用。冷敷的原理是降低患處的溫度,使局部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後,血液流量減少,從而減輕局部的充血和水腫。以踝關節扭傷為例,在扭傷後的 24 - 48 小時內及時冷敷,可以有效控制局部的出血和腫脹。 冷敷還能抑制神經末梢的興奮性,降低疼痛的感覺。當患處溫度降低時,神經傳導速度變慢,疼痛信號的傳遞也會受到抑制。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 2 - 3 小時敷一次。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冰袋直接接觸皮膚,要用毛巾等物品隔離,防止皮膚凍傷。

4.關節退化如何通過中醫保健?

犢鼻(外側)、內膝眼(內側)

犢鼻穴位於膝部,屈膝時,在膝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內膝眼穴則在膝部,屈膝時,在髕韌帶內側凹陷處。這兩個穴位對緩解膝關節疼痛有很好的效果。中醫認為,膝關節是經絡匯聚之處,犢鼻和內膝眼分別位於經絡的重要位置。按摩這兩個穴位,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在按摩時,可先坐在椅子上,雙腿伸直。用拇指指腹分別按壓犢鼻穴和內膝眼穴,力度以感覺微微酸脹為宜。每次按壓 1 - 2 分鐘,然後放鬆片刻,再進行下一次按壓。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堅持一段時間,能有效緩解膝關節的疼痛和不適。

足三裏

足三裏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保健穴位,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 3 寸,距脛骨前脊外 1 橫指處。它屬於足陽明胃經,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才能為關節提供充足的營養。 按摩足三裏穴,可以調理脾胃,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氣血的生成。氣血充足了,關節得到滋養,能有效改善關節退化的症狀。按摩時,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每側按壓 3 - 5 分鐘,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度。也可以使用艾灸的方法,用艾條懸灸足三裏穴,每次 15 - 20 分鐘,每周 2 - 3 次。

陽陵泉

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它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也是筋會穴,在中醫理論中,與筋的功能密切相關。關節的活動離不開筋的牽拉和束縛,陽陵泉穴可以調理筋脈,增強筋的力量和韌性。 按摩陽陵泉穴時,可側坐於椅子上,用拇指指腹按壓穴位,力度要適中,以產生酸脹感為佳。每次按壓 2 - 3 分鐘,左右腿交替進行。經常按摩陽陵泉穴,能緩解關節疼痛,改善關節的活動功能。

鶴頂

鶴頂穴在膝上部,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它是一個經外奇穴,對膝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按摩鶴頂穴可以直接作用於膝關節局部,促進膝關節周圍的氣血運行,消除腫脹,緩解疼痛。 按摩時,可站立或坐著,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同時按壓鶴頂穴,每次按壓 2 - 3 分鐘,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每天堅持按摩,能有效改善膝關節的功能。

4

5.服用關節退化膠原蛋白可以修復軟骨嗎?

很多人認為,多食豬腳、雞腳等富有膠原蛋白的食物有助修復軟骨,從而修復受損的軟骨。然而,這其實是一個誤解。豬腳、雞腳中的膠原蛋白確實含量較高,但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後,會被消化系統中的各種酵素分解。在胃腸道中,膠原蛋白首先被胃蛋白酶分解成較小的多肽片段,然後在小腸中,進一步被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分解為氨基酸。最終,這些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但它們並不會以膠原蛋白的形式直接存在於身體內,而是被用於其他生理過程,比如合成新的蛋白質、提供能量等。

臨床科學上對口服膠原蛋白是否能有效直接補充身體膠原蛋白的數據並不一致。一些研究表明,口服膠原蛋白補充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液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但這些膠原蛋白是否能被有效地整合到軟骨、肌腱等組織中,還存在爭議。而且,即使血液中膠原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也不代表就能直接修復受損的軟骨。軟骨的修復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多種細胞和信號通路的參與,單純依靠口服膠原蛋白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攝取豬腳、雞腳等食物時,除了膠原蛋白外,也攝入了大量的脂肪和熱量。豬腳和雞腳的皮和脂肪部分含有較高的脂肪含量,過量食用不僅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還可能對血脂、血糖等健康指標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不能單純依靠食用這些食物來修復軟骨,而應該尋求更科學、有效的方法。

6.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的好處

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是一種在關節保健領域備受關注的營養補充劑。它在維護關節健康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是軟骨基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軟骨是關節表面的一層彈性組織,起到緩衝和保護關節的作用。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可以參與軟骨基質中蛋白多糖的合成,增加軟骨基質的含量和質量。適量補充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可以使軟骨基質中的蛋白多糖含量增加 20% - 30%,從而提高軟骨的彈性和韌性,更好地保護關節。

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關節退化往往伴隨著炎症反應,炎症會破壞軟骨和周圍組織。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關節的炎症程度。在一些臨床試驗中,服用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的患者,關節炎症指標如 C 反應蛋白等明顯降低,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症狀也得到了緩解。

促進軟骨細胞的新陳代謝。軟骨細胞不斷更新和修復,才能維持軟骨的正常功能。結晶型硫酸鹽葡萄胺可以為軟骨細胞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促進軟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快軟骨的修復和再生。

關節退化是一個需要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關節從韌帶、肌腱等組織的支撐,到軟骨的彈性維持,都離不開補充關節退化膠原蛋白。在日常保健中,要有正確的防止關節退化養護認識,避免走入膠原蛋白關節誤區,維護關節健康是一場持久戰。

Top